衞教資訊
![]() 害怕量眼壓嗎?重點提醒Q&A2023/5/28 青光眼患者必須定期量眼壓,控制眼壓是青光眼不再惡化的關鍵!但是眼壓計並不普遍,須要定期到醫院或眼科診所測量嗎?眼壓的高低起伏會影響你的心情,要怎麼樣才能使「量眼壓」到位呢? 眼壓測量是根據角膜的平整度來估算,所以病患可能遇到下列狀況。 | |
![]() 做大腸鏡檢查,大量喝水對青光眼有影響嗎?2022/9/11 大腸癌發生率躍升國人癌症排行前三名,近幾年大公司健檢已納入該項檢查。要做大腸鏡之前,醫護人員可能會詢問:「你有沒有青光眼?」做大腸鏡檢查跟青光眼有什麼直接關係呢?病人的疑惑,必須被清楚明確告知。首先了解做這個檢查之前,需在短時間大量喝水,其次檢查過程中會使用抗痙攣的藥物,「這二種因素,都容易造成眼壓過高」。那麼,青光眼患者該怎麼配合檢查呢? | |
![]() 青光眼術後,為什麼有人眼睛會變小?2022/8/25 青光眼來到末期,少部分病友常會出現的眼睛問題是變成瞇瞇眼、張不開、斜視;如果角膜已受損呈現混濁白化,則內心黯然湧起「破相」的自卑感。這是因為視野缺損、視力不良的眼睛,轉動不靈活亦無法聚焦產生的狀態,失去功能的患眼會逐漸萎縮,看起來眼睛可能一大一小。我們不希望有如此與眾不同的差異,有哪些該注意的呢? | |
![]() 別讓沾黏發炎找上你!多吃少吃 Q&A2022/7/23 沾黏反應是因為身體發炎、組織修復之間的一種拉鋸戰。一旦發炎期持續延長會拉長組織修復的時間,因而產生過多的纖維化組織。手術後沾黏是無可避免的問題,但它並非註定、無法改變的。自身體質必須調理之外,飲食的改變也是一個助力,除了有益於降低沾黏的機率,亦可避免導致慢性發炎。 | |
![]() 解碼沾黏~沾黏和發炎有何不同?2022/6/27 如果你曾經動過手術,你也許曾聽過「沾黏」這個名詞,或聽醫生這麼說:「傷口又發炎了,有一點沾黏⋯」。到底什麼是沾黏?發炎和沾黏又有什麼關聯?有沒有什麼辦法能降低傷口的反覆發炎和沾黏狀況呢?手術要成功,短期發炎不會造成問題,長期發炎又沾黏,就可能成為問題! | |
![]() | |
![]() 青光眼患者,打疫苗要注意什麼?2021/8/12 台灣Covid-19疫苗的覆蓋率超過30%,年紀大的病友或不同類別造冊的年輕病友,有些人陸續有機會打到疫苗。不管打AZ或莫德納,會發生什麼特殊副作用或有哪些需要多注意呢? | |
![]() 停課不停學,遠端上班上課,眼睛問題多?2021/6/7 疫情延燒,上班族遠端工作、學生在家視訊教學,大家緊盯著螢幕,一天好幾個小時,眼睛好痠好澀好模糊……揉揉眼睛繼續看。大小螢幕切換,眼睛量能就這樣持續超載,會生出什麼問題? | |
![]() 疫情下,如何讓心情與眼壓「雙穩」2021/5/28 疫情持續延燒,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中。 Stay home看新聞,用3C居家上班、遠距教學,用眼過度,好像越看越模糊……重點是「我的眼壓有沒有高起來?」醫院減診,呼籲沒事不要回診,病友們該怎麼辦? | |
![]() 得到青光眼,哪些事太犯規不要做呢?2021/5/5 醫師常提醒青光眼患者低頭、憋氣閉氣的運動不要做,哪一類屬於NG的動作呢?有乖乖牌病患對於能不能自己洗頭感到疑惑?有病患做紓壓SPA,趴臥享受頸肩背按摩,起身卻眼球脹痛,甚至引起眼中風。生活日常小動作,趕緊來瞧瞧自己有沒有不小心太犯規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