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青光眼

首頁 / 了解青光眼 / 認識青光眼

青光眼及早發現及早治療,為什麼很重要?

發布日期:2020/6/21

字型: A A A 

 

近十年來,3C普及與高度近視人口激增,導致一些眼疾宛如沉默的殺手,扼殺視力卻渾然不覺。青光眼確診病友懇談,大家同理心集中於「視覺障礙在所有殘障類別最令人難以接納」。如果,患者正值青壯年而中途失明,下半場人生的身心重建倍加艱辛!
 

小編收到留言:青光眼只能點藥水,慢慢變瞎,沒聽醫生說過能早期發現,可以醫好的…..

協會用心呼籲:如果及早發現控制延緩病況,降低造成毀滅性視力剝奪,為什麼不好好配合治療?
 

不要錯失早發現早治療的機會
 

青光眼與黃斑部病變,致盲率數一數二,容易被輕忽又不可逆轉。它不像高血壓、糖尿病已成為國民慢性病,症狀廣為大眾熟知。上述二種眼疾,暗殺靈魂之窗的破壞力,雖不至於致命,一旦「致盲」帶來生活與內心創傷恐更大。只有透過早期發現,才能延緩病程惡化的危機。
 

當確診時來到末期,有些醫師可能坦言:

「依照檢驗報告,你大約*年就會失明…..」

「你怎麼這時候才來,視神經剩下10%而已。」

眼前不能承受之重卻是必須接納之真相,有人不願持續治療或轉求秘方,幾年之後失明的殘酷事實就可能發生!
 

不要等到視野很差才來就診
 

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萎縮的慢性眼疾,80%確診之前並沒有症狀。若眼壓一直過高而壓毀視神經,視網膜所接收到的影像無法完整傳遞,眼睛將會產生視力盲點,視野變得模糊,甚至出現永久受損的黑塊。

初期治療方式以藥物控制眼壓,眼藥水有副作用也許造成不適,患者通常順從性不佳。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:每4位青光眼患者中僅有1位能持續用藥2年,且超過9成患者在第一年即擅自停藥。自動停藥者約有40%在一年內產生視野惡化。反觀遵從醫囑定期回診者,較能維持長達10-20年或更久的穩定病程。
 

愛眼10點靈,有症狀及早發現留住好視力
 

1. 高度近視超過500度,近視度數遞增過快,一年超過200度

2. 高度近視超過1000度的人,需防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來的太早

3. 起床出現一層薄霧或經常閃現一道光,當心是眼睛出現異常之警訊

4. 經常感覺偏頭痛、眼周脹痛或有緊繃感,應該去眼科量眼壓檢測

5. 兩眼看景物色彩的飽和度明顯有差異,偏黃、偏暗或變淡

6. 睜一眼閉一眼,可發現一眼視覺變暗、模糊或呈現不動的黑影

7. 白天畏光,晚上感覺燈不夠亮,下樓梯缺乏立體感,階梯落差看不清楚

8. 晚上看燈光會出現彩虹光或疊影,從明亮處到暗室瞳孔需一陣子適應才看的清楚

9. 經常配眼鏡矯正視力,也沒辦法解決視力不清晰的問題

10. 正常人請務必每2年做一次眼科健康檢查
 

重點提醒 根據日本最新研究報告:每天使用3C超過8小時,相較於使用低於4小時者,發生視野異常的風險增加3倍,該項調查針對日本上班族追蹤7年。青光眼無法治癒,患者首要遵循醫囑點藥水定期追蹤,也必須改變用眼習慣。如果早發現早治療,使病程進展能夠變得緩慢,視野受損也不會影響工作,起碼算是幸運的!

 

<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