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11/09 青光眼講座病友分享
發布日期:2019/11/14
醫病關係中,病患與醫師相遇的時機以及罹患青光眼之後決定的醫療方式,可能與日後視力變得如何息息相關。讓我們聽聽病友的分享,了解他們辛苦走過的治療過程,並互相勉勵……
急性青光眼被救回來 我還能開車耶!
從20多歲開始得青光眼,當時只感覺後腦經常會很痛,一位醫生朋友建議我去看眼科。我心想:我的頭痛跟眼睛有甚麼關係呢?他介紹我去榮總做了完整的檢查,等待看診的時候,看見有人拿著拐杖,我內心大驚:唉喲!我該不會也得這種病?當時幫我看診的是老總統御醫眼科的林主任,跟我說明青光眼可能的嚴重性。從此,林主任給我嘗試各種眼藥水,最終找到一款適合我的眼藥水,交代我一定要按時點,我跟隨這位主任30年,直到他退休換成給他兒子看。
60多歲時,我因為急性膀胱炎在馬偕住院,不知在住院時點滴用了什麼藥,忽然覺得眼睛看不見,嘔吐、噁心、幾乎休克。家人帶我回到榮總急診,眼壓已破表,我坐在輪椅上,緊急在那裡吊了點滴又做雷射,醒來也不知發生什麼事。我後來才知道「青光眼急性發作,簡直會要人命!」眼壓下降之後,榮總醫師告知必須動手術。我的直覺:這位女醫師不是我要的醫師。
兒子從網路搜尋帶我來三總,其實我很害怕眼睛開刀,我推門偷窺一看呂主任像彌勒佛的臉龐,讓我的心安定下來。第一次他就說:「去看看外面帶鐵罩的那些人,跟他們聊聊就了解眼睛動手術的狀況……」。呂主任是我第二位醫師,至今10多年過去,眼壓視力穩定控制,白天還能開車出遊。我說來算是很走運,一路上都找對了好醫生,重要的是我們當病人要為自己的眼睛負責任,必須定期回診追蹤。我在此特別提醒:病友們如果感冒或其他疾病看診,一定要提醒醫師我們有青光眼,因為有一些藥物需特別小心會影響眼壓。謝謝呂主任是我的貴人,也祝福我們病友身體健康,眼睛明亮,有一個快樂的人生!(圖左 郭秀英女士)
聽醫生的話我眼睛不錯 我媽媽亂投醫失明
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青光眼協會的活動,我一直很想分享眼睛治療的過程。我們家族應該是遺傳性青光眼,我媽媽、阿姨眼睛也不好,阿姨有黃斑部病變,而媽媽已經拿到重度視障手冊。我是家裡眼睛最差的一位,有高度近視及散光,從事服務業,是3C重度使用者。年輕時,因為愛漂亮隱形眼鏡每天戴12個小時。20歲時在馬偕看診,被發現虹彩炎,但是因為眼壓並不高也不在意,只是被告知血壓有比較偏低,所以就是點藥而已。
有一年在香港出差,太累,忽然感覺視覺昏暗模糊…返台立即回診,才發現虹彩炎發作好像太頻繁,而且眼壓也高到20多以上,此刻我必須顧及免疫系統疾病及青光眼兩個問題。轉診至三總眼科之時,經檢查視野已經有部分缺損,我因為高度近視的關係,大概在36-39歲就提早產生白內障,有一眼視力越來越差。在那時,呂醫師建議:「妳仍需要工作,所以可考慮二合一手術而且採取多焦點水晶體。」
我記得,前後隔了一年多兩眼分別做青光眼+白內障的手術。術後至今也有7、8年,中心視力保持不錯,我的視野缺損在周圍比較多。每年視野檢查都還算OK,視力目前仍可維持在0.4、0.8左右,我依舊在上班。我媽媽就沒有如此幸運,阿姨帶她東看西看到處找偏方,去診所看中醫、去診所雷射。青光眼真的不可亂做雷射,有病況務必詢問醫師。她原本剩一眼視力還有0.3,雷射了幾次,三個月內很快地就掉到剩下光影。
我想奉勸大家:我們的眼睛十分脆弱,要循正規治療比較好,而且必須定期回診,青光眼要看青光眼專科,並且要注意作息睡眠心情,才能長長久久留住一些好視力,我也很幸運能遇見呂主任,今天我以過來人分享心得,希望對病友們有所幫助!(圖右上 康瑄小姐)
自此視力重返1.0 再與「近視」永不見!
我小學四年級就開始戴眼鏡,到大學畢業已達600度。進入社會後,長期過度用眼工作,近視度數一直加深,竟然過了五十歲還在增加。截至2018年開刀前,右眼1700度、左眼1800度,並伴隨散光。前年在上海大醫院眼科檢查,發現我的視神經嚴重萎縮,建議我返台找專科醫師詳細檢查,可能要考慮手術處理,以降低深度近視的雙眼壓力。去年八月,經過親友推薦,直接來三總找呂大夫初診,並告知雙眼有近視、散光與初期老花,希望能有比較高效的處理。醫師建議:可以做2合一手術。我當下接納專業意見,使用多焦人工水晶體。
為了能繼續工作,我的雙眼手術中間相隔一年,分兩次手術。2018年左眼術後,依照眼科醫療團隊囑咐,定時點藥水,夜裡使用鐵眼罩,避免開刀的傷口及新水晶體受壓迫,甚至損傷。白天則儘量配戴有框的太陽鏡,一方面隔離刺眼光線,一方面避免眼睛受碰撞。開刀半年內我始終如一,沒有鬆懈,視力約在兩個月左右基本穩住在1.0。 2019年接著動右眼,術後我守規如昔,三個月後,視力也不出所望穩定在1.0,皆大歡喜。
就診經驗中遺憾的是,2019年7月術後一個月內復診,我已可輕鬆戴上平光太陽眼鏡,卻發現同梯開刀的病友視力恢復狀況比較不好,一問才知她不僅焦慮且根本不戴鐵罩睡覺(她表示自己平躺、不翻身,不擔心壓到開刀的眼睛),但她睡眠品質很糟,也造成眼壓升高。推敲她的情況,我認為此病友對醫囑不夠重視丶不夠信任的結果。其實,醫療團隊的囑咐是用來幫助病患降低風險、提高手術效率;任何專家在醫生面前就啥也不是了,按醫囑該做啥就做啥,不要自作聰明,會自誤誤人!
這幾天返台回診,恰巧趕上協會的青光眼講座,特地來跟大家分享:「今年58歲的我,視力也可重返1.0、1.0,我自己從來沒有料到有一天可以甩開跟隨數十年的近視眼鏡,非常開心!」我要特別感謝三總呂大夫的仁心仁術,我真是遇貴則生!也謝謝為青光眼而奉獻的義工朋友!(圖右下 謝銀玲為上海執業律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