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青光眼用藥治療的評估與組合
發布日期:2023/4/5

2023/3/4世界青光眼週講座
講題:青光眼用藥治療的評估與組合
主講人:長庚醫院眼科部 陳賢立醫師
治療青光眼的藥水多達數十種,許多病患心中存有的疑惑:我到底點哪一種才適合?點了眼壓也沒有降很多,這樣點有效嗎?別人的用藥組合好像比較有用?點藥水眼睛變得紅紅、癢癢,甚至出現黑眼圈,變得很醜!
用藥治療是希望達到「目標眼壓」
什麼是目標眼壓?就是正常基本的眼壓值介於10-21毫米汞柱。醫師根據下列因素制定患者用藥組合:視神經受損程度、用藥後不良反應、追蹤視野變化、患者視力現況以及其他慢性疾病來調整。青光眼藥物種類繁多,主要目的都是降低眼壓,延緩視神經破壞速度。目標眼壓根據不同病患的狀況,標準也會不同。


青光眼藥物種類與副作用
青光眼藥物主要分成兩大類型
(一)減少房水液生成,包含藥水種類如下
1. α促進劑:有艾弗目P(Alphagan P),可以降低20-30%的眼壓,常見的副作用像是口乾、眼睛泛紅、疲倦、嗜睡、血壓低等。
2. 乙型阻斷劑:有青眼露(Timoptol)、美特朗(Mikelan),可以降低20-30%的眼壓,常見的副作用為心跳變慢、低血壓、低血糖等。注意!氣喘或心臟衰竭患者禁用。
3. 碳酸酐酶抑制劑:有愛舒壓(Azopt)、舒露瞳(Trusopt)和丹木斯(Acetazolamide口服),降眼壓幅度落在15-20%,常見副作用為產生結膜炎、眼睛刺痛灼熱、味覺異常等。注意!口服降眼壓藥物易使體內鉀離子流失,造成電解質無法平衡,因此不能長期使用,而且肝臟或腎臟衰竭患者禁用。
(二)增加房水液排出,包含藥水種類如下
1. 前列腺素:有舒而坦(Xalatan)、露明目(Lumigan)、泰福羅坦(Taflotan)及凡視達(Vysulta),降眼壓幅度約25-32%,常見副作用為睫毛變長且濃密、眼周組織萎縮凹陷、黑眼圈等。因為點藥後會紅眼及具刺激感,通常建議睡前使用。
2. 縮瞳劑:愛舒特開明(Isopto carpine),可以降低15-25%的眼壓。雖然歷史悠久但副作用明顯,包含視力模糊、近視可能加深、用藥後頭痛、光線較暗處會看不清楚等,臨床上已減少使用這款藥。
3. Rho激酶抑制劑:目前台灣未引進這類型藥物,暫不說明。
藥物組合依個人考量,重點是按時點藥
首先依患者本身狀況先給予第一線藥物治療,長期追蹤之後再從眼壓、視神經斷層掃描、視野報告判定是否有穩定控制病情。若穩定則持續用藥、定期追蹤;若病情呈現惡化,會增加用藥種類或更換藥物。
目標眼壓設定因人而異,追蹤個人目標眼壓相差僅1-2mmHg,但視野和視神經相對穩定,其實是不需要改變治療策略。
部分病人回診時喜歡比較且詢問醫師「發現某人用的藥好像比我有效」,希望能夠更換相同的藥水?另一種情境「因工作因素,無法隨身攜帶保冷裝置冰藥」,醫師通常以病人的方便性優先考量,希望患者能夠按時點藥水。
「換了藥之後,發現好像沒有比較好?」
問題來了!當醫師察覺病患眼壓控制並不理想,就會關心病人是否按時點藥水?發現病患用藥順從性不高的原因,在於時間到忘記點藥、點藥時間到但藥沒有隨身帶、點藥時間不對(早中晚使用弄不明白)、點藥後覺得不適就不點藥,最常見就是點藥水後視力感覺沒有比較好,就自動停藥!
青光眼病程的破壞力是漸進式,不點藥的後果就是加速惡化。如果每天須點3、4種藥水病患覺得麻煩,用藥順從性就跟著降低,請跟醫生討論能否能簡化用藥,或以更積極的方式治療。多數情況並非藥物沒效,而是點的時間或次數不對,建議詢問藥師或看藥袋說明,亦可用手機設定鬧鈴提醒。
總 結
每種青光眼藥水都具特定的副作用,若無法接受特定藥物副作用時,醫病之間該好好溝通進一步用藥的選擇,然後再評估持續治療的效果。
治療最終目的:盡可能維持視覺功能並保有生活品質,永不放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