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青光眼輔助療法的可行性
發布日期:2021/3/28

2021/3/13 世界青光眼週講座(二)
主題:青光眼輔助療法的可行性
主講人:三總眼科部青光眼科 呂大文教授
2021年世界青光眼週,全球宣導主軸為「綠絲帶」,讓眼睛維持在綠燈狀態,OCT的視神經呈現綠色,走遍天下看清楚世界的日子可以比較久。
青光眼大部分是眼壓過高引起,有少部分眼壓正常也可能患病,正常眼壓值介於10-21毫米汞柱。眼壓本身是24小時會波動,早上量、中午量、下午量或晚上量,甚至睡覺沒量的時候,也有可能升高。舉例來說:有一位收治住院病患,之前來看門診眼壓通常只有12、13,奇怪他的視野一直變壞,住院當晚半夜去量眼壓卻高達30,所以很多時候是半夜睡覺變高,這種人通常必須手術治療做一個引流出口,之後被破壞的程度會比較緩慢。

動作也會影響眼壓
白天交感、副交感神經抵抗力強,人會站立或活動,那時眼壓可能比較低。夜晚入睡,整個身體放鬆掉,房水代謝變慢,眼壓大多在半夜熟睡階段偏高。坐姿也有影響,坐著時看正前方眼壓不會高,仰頭可能眼壓會稍高,低頭時的眼壓絕對高於仰頭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大家不要當低頭族,電腦螢幕可稍微調高一些,是比較適合的坐姿。注意:若能抬頭看正前方工作,相當於使用一個青光眼用藥。

非主流的輔助療法是否可行
這些輔助療法,包括針灸、高壓氧、氣功、中藥等,可能在某種情境下有某種效果,卻無法持續性保護。針灸不少病患嘗試過,門診上20%的機率曾傷及眼球、造成視力驟降,要很小心。氣功可能有效,可使身體產生較多的一氧化氮,對青光眼有幫助。高壓氧如果持續做,副作用會造成肺部纖維化。哪些中藥成分能降眼壓或控制眼壓?是否會產生刺激,目前無法評斷。
臨床上唯一肯定可行就是持續有氧運動,而且運動越激烈,眼壓會在較短的時間下降,下降幅度也越大,但是運動後一小時可能又恢復。有研究顯示:不常運動的疑似青光眼患者,施予三個月有氧運動之後平均眼壓下降20%。提醒大家,運動在於持續性,雖然運動後一小時又會恢復,長久下來也會降低基礎眼壓。
粒線體=人體的發電機
粒線體就像細胞的能量工廠,研究報告指出:粒線體在老化過程扮演重要的「生物時鐘」角色,如果轉得太快造成細胞氧化損傷、組織器官功能失常,一切的退化會加速到來。老化組織細胞中的部分粒線體功能缺陷,會製造過多的氧化自由基,人也因此逐漸「老化」。如果經常運動,就可增加粒線體的帶氧量及提升一氧化氮,建議青光眼病患睡前可騎室內腳踏車運動30分鐘,長期下來就能夠強化粒線體功能。
靶向幹細胞替代治療的難題
2006-2013年,美國FDA批准12項幹細胞替代治療黃斑部及不可逆的致盲眼疾之一、二期臨床實驗。重點在於如何進行幹細胞的靶向輸送,是目前幹細胞治療的難題!
組織工程材料學把幹細胞進行整合研究,體外建構三維視網膜膜片並移植入恆河猴高眼壓模型中,初步成效克服視網膜假體不能模擬神經元功能的不足,同時亦克服非靶項幹細胞移植形成細胞團的缺陷,具良好的運用前景。前幾年,日本最成功的幹細胞移植案例,來自視網膜色素變性細胞,視神經的幹細胞並無明顯突破。
抗氧化物與視神經保護劑
新型的視神經營養因子不斷出現,如NGF、BDNF、GDNF、PEDF及小分子肽等,基礎研究進展顯著,臨床效果卻不盡如人意,更缺乏生物體整體行為的評估與解釋。
從大自然食物中補充,多攝取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,包括銀杏、綠茶、紅酒、黑巧克力、藍莓、山桑子和葉黃素等。眼睛特別重要的礦物質鎂、鋅、硒、銅,必要維生素A、C、E,以及近幾年很紅的Q10、B3。另外有含豐富精氨酸(一氧化氮)的食物如牛肉、海鮮、人參亦可適度食用,但不宜過量。從均衡飲食衍生而出的混合維生素、抗凝血因子及抗氧化因子的脈動療法,對青光眼的視覺功能也有增進效果。
總結 任何輔助療法,美國FDA至今未曾背書認可,因為捨棄傳統西醫治療,對病患可能產生無法預估的風險。確診青光眼,毫無疑問必須先以藥物治療來降低眼壓,解除高眼壓對視神經的壓迫。台灣的臨床經驗,對於青光眼所造成的三叉神經刺激,引起的偏頭痛、眼眶痛、太陽穴周邊及後頸部疼痛,過去僅能以止痛藥緩解,近年以肉毒桿菌素治療也有不錯的成效。